05.便利抽样

如何对一本书进行便利抽样阅读? #

1 #

前面我们提到了四种抽样阅读的方法 —— 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我们会发现,这四种抽样方法虽然各自有其不同特征,但它们都是基于概率抽样而生,换句话说,在实际操作中,都需要遵守一定的随机性来帮助我们选取要阅读的章节。

那么,有没有不遵循随机性但也能对全书进行抽样阅读呢?答案是肯定的。

不遵循随机性,意味着我们不再依赖概率来帮我们作出选择,我们决策的依据更多倾向于自我的主观判断。而便利抽样阅读就是依赖主观判断的一种阅读方法 —— 当我们拿到一本不知道从何读起的书,我们也恰巧没太多时间去学习与研究更好的阅读方法,这时候,我们自己主观上觉得有哪些便利条件帮我们选择章节样本,我们就采取怎样的方式来抽样。与前面提到的复杂一些的概率抽样(比如分层章节抽样)不同,我们不需要作更多更复杂的准备工作,而是怎么需求就怎么来,怎么容易就怎么来。

2 #

1.书内信息采集 #

假设我们刚刚拿到一本书《人格:认识自己,做更好的你》这本书,通过目录我发现这本书是在介绍大五人格:

image-20230526191328855

那我们应该优先读哪一章呢?

按照便利抽样的原则「怎么需求怎么来」的原则:

  •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自律性不足,想知道人格特质层面有哪些原因,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对照目录中的「尽责性」去读第五章;
  •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不知道如何应对,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对照目录中的「外向性」去读第三章
  • ……

这种主观将书中的「目录」作为引导自己阅读的策略,就是一种便利抽样的方法。

除了我们自己的需求优先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作者角度出发来引导我们进行便利抽样。依然是《人格》这本书,我们从目录查看第九章,翻开看看,发现这一章似乎是在对整本书进行总结:

image-20230526191655714

那么,就作者而言,可以做一个假设,就是他在总结章反复强调的一些特质,可能是全书比较重要的章节。

那么,作者在这一章里面反复强调了哪些人格特质呢?

我们既可以通过手动逐一查找,也可以通过词频软件将第九章的电子版进行词频统计,最后发现第九章的名词的排序TOP10如下:

image-20230526192845003

如图所示,目录中介绍的神经质与外向性两词在第九章并列第四,所以这时候,我们可以从这两个人格特质中随机选取一个开始展开阅读。

这就是快速通过书内的信息(本书是第九章)快速便利抽样,获得优先阅读的章节。类似方式包括从封皮、封面、译者序、推荐序、自序、前言、导读、各个章节、后记、致谢等篇幅中找到可以便利抽样的信息,开始阅读。

除此之外,还能在书本外寻找相关信息。比如

2.书外信息采集 #

我现在拿到《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我发现一共有16章,如此多的章节,哪一章才是比较重要的章节呢?

这时候我发现身边正好有一本《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于是我快速拿起这本书,翻开目录,发现该书第四章与第五章谈到了效度与信度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正好在《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第四章亦有介绍:

image-20231219110345426

这时候我就不需要再纠结到底应该先看哪章,先看两本书共同介绍的信度与效度的章节即可。

这种快速借助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书籍)进行关键词抽样的行为,就属于便利章节抽样。

3 #

通过以上示范可以发现,便利章节抽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

  1. 目标引导

    我们在便利抽样前可以被一些具体问题引导,比如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就在书中选取阅读相关的章节。

  2. 情境利用

    我们主动识别并利用身边的情境线索 —— 我们对当时所处的时间、当时所处的空间、当时所拥有的人际、当时的情绪、当时面临的任务进行识别,看看有哪些方便我们抽样的线索,先用起来,抽了再说。这种以主观判断为主的章节抽样方式,不要求对书本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也不要求抽样的章节是否覆盖全书,所以更加灵活自由,体现了便利抽样的「便利性」。

与之同时还要发现,虽然便利章节抽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样本采集借助了身边一些便利条件作为「跳板」,而这些「跳板」的选择又受到读者本人的认知、特质、情绪以及所处情境的交互影响,最终抽样出来的章节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偏见。所以在合适的情境下,可以叠加概率抽样的方式从而得出更加精准的抽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