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如何撰写术语卡

1 #

春节期间,小侄女来我家玩,我们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


我:请问小鸡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她:是从蛋里面生出来的啦!

我:那我们可以说鸡是蛋生的吗?

她:可以啊!

我:那李白是怎样诞生的?

她:李白是李白的妈妈生的!


在这则对话中,我尝试引导小侄女对「蛋生」这个词进行理解后,马上跳转到它的同义词「诞生」,小侄女在听到「诞生」这个词时,下意识认为我说的是「蛋生」,又同时发觉李白其实不能通过蛋生出来,于是聪明地把「蛋」转换成李白的妈妈,从而漂亮地完成了这则对话。

她对「蛋生」和「诞生」的理解让我意识到,理解特定术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语言理解的小故事,更是对深入掌握一个概念的深刻启示。你是否也曾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感到困惑和挑战?

面对这个困惑,我发现术语卡是一个极佳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我们降低阅读难度,更能在理解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理解了「沉默成本」,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做出决策;掌握了「社会资本」的概念,我们能更有效地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image-20240222142719985

那么,如何利用术语卡来掌握这些关键概念呢?接下来,我将与你分享术语卡的撰写方法,帮助你在阅读中更好地输出这些重要概念。

2 #

在撰写术语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术语卡的结构是定义 - 解释 - 例子这三个关键要素。

image-20240220193803885

《聪明的阅读者》P174页直接给到了一个执行意图的术语卡,它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

image-20240221073103769

我们可以根据这则范例来分析它的定义、解释以及例子,从而促进学会撰写术语卡。

① 定义的艺术 #

image-20240222122554112

想象一下,您正在阅读一本书,突然遇到了一个陌生词汇——「执行意图」。我们来看看阳老师是怎么定义执行意图的:

它是一种制订计划的方式。认知心理学家彼得.戈尔维策将「我要减肥十斤」这种制订计划的方式称为「目标意图」,将使用「如果……那么……」(if…then.)的句式来制订计划的方式称为「执行意图」。

短短几十字,其实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信息等待我们去发掘。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这个定义的开头:

它是一种制定计划的方式。

这句话类似「总 - 分 - 总」叙述方式的「总」,告诉我们「执行意图」」是一个什么东西 —— 它是一种制定计划的方法。换句话说, 开篇对执行意图的属性进行了简要说明。

想象你刚下载了一款新的手机应用。在你使用它之前,你会怎么做?你可能会先找找这款应用的介绍,了解它能帮你做什么:是用来社交的,还是用来学习的?它能帮你完成哪些具体的任务?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在对这款新应用进行「属性限定」,给它一个我们能理解的「标签」。

这就是我们在撰写术语卡时应该做的 —— 首先明确术语的基本属性

比如,我们需要知道它的功能属性(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它的目标属性(它旨在解决什么问题)、它的应用场景属性(它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以及它的影响属性(使用它会带来哪些改变或结果)。

当我们大脑中有了这样一个属性框架之后,术语卡的定义的第一部分就容易写出来了。

深入原始论文 #

那么,阳老师是如何确定执行意图的属性是「制定计划」的呢?

这需要我们深入到这个概念的源头 —— 彼得·戈尔维策的论文《执行意图,简单计划的强大效果》(Implentation Intentions,Strong Effects of Simple Plans)。

image-20240222093055990

通过论文标题我们可以看出,戈尔维策的研究聚焦于计划的制定。因此,阳老师在定义执行意图时,是直接引用了「计划」这个关键词,这不仅尊重了原始数据,还确保了对术语的准确传达。

这个过程就像是我们在烹饪时对食材进行细致的挑选,确保每一步都基于最原始、最纯粹的味道。当我们在撰写术语卡时,主动探究术语的原始出处,找到那些原生的「食材」,就能够更加精准地捕捉到术语的精髓,呈现出最地道、最具启发性的知识。

再看第二句:

认知心理学家彼得·戈尔维策将「我要减肥十斤」这种制订计划的方式称为「目标意图」,将使用"如果…那么…」(if…then…) 的句式来制订计划的方式称为「执行意图」。

这句话直接揭示了执行意图的核心要素,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其定义和应用的界限。

让我们一起拆解一下:

要点 1:执行意图的提出者是谁?答案是彼得·戈尔维策

要点 2:要理解执行意图,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目标意图

要点 3:如何把这两种意图区分开来?关键在于识别它们的口号 —— 「我要……」 VS 「如果……那么……」

那么,阳老师是如何从戈尔维策的原始论文中提炼出这些精华,并简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查看戈尔维策的论文原文,尝试解码这个提炼过程:

image-20240219172936024

看前两段原文:

第一段:

Gollwitzer (1993) 将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执行目标的预先决定概念化为形成执行意图,这与目标意图区别开来。目标意图指定一个特定的终点,可能是一个期望的表现或结果。它们是现代目标理论(Gollwitzer & Moskowitz, 1996)或Ajzen(1985)计划行为理论所关注的意图类型。目标意图的结构是「我打算达到X!」其中X可以是一个行为或结果。通过形成目标意图,人们将他们的非承诺性愿望转换为有约束力的目标。形成目标意图的后果是一种承诺感,使个体有义务实现目标。

第二段:

执行意图从属于目标意图,并指定实现目标的响应的何时、何地和如何。它们的结构是「当情境X出现时,我将执行响应Y!」因此,将预期的机会与目标导向的响应连接起来。不是个人的自我与期望的终点状态(如目标意图中的)相连,而是个人承诺在特定情境下以特定方式响应。执行意图的目的是促进在目标意图中指定的目标的实现。

我们发现,在这两段中,戈尔维策在论文中明确区分了这两类意图:

目标意图:关注于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或结果,如「我打算达到 X」。

执行意图:则进一步明确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即「当情境 X 出现时,我将执行响应 Y」。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执行意图术语卡定义的第二句,其实与这两段内容完美贴合:

论文原文 术语卡内容
我打算达到X! 我要减肥十斤
当情境X出现时,我将执行响应Y! 如果……那么……

换句话说,阳老师在撰写执行意图定义时,其实是抓住了执行意图最底层且最实用的部分。

简化与转化 #

那么,阳老师是如何简化这个定义的呢?

首先,并没有简单复述戈尔维策的抽象观点,而是通过将其转化为更加生动和具体的例子(如「我要减肥十斤」),使得这些概念更加易于理解。

其次,戈尔维策对执行意图的叙述原文为「When situation X arises,I will perform response Y!」也就是说,英文原文的关联词为「When…,I will…」,直译为中文为「当……时,我将……」。「当……时,我将……」虽然好理解,但这个句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所以阳老师巧妙地将这个句式简化为「如果……那么……」,这种表达方式更符合日常语言习惯,从而使得这一理论更加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易于应用。这种简化和转化的过程,不仅展示了阳老师对原始学术内容的深刻理解,还体现了如何有效地将复杂理论传达给广大读者的技巧。

因此,当我们撰写术语卡或解释复杂概念时,可以借鉴阳老师的方法:通过具体化抽象概念、使用日常语言进行表达,以及通过直观的例子来加深理解。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捕捉和传达概念的核心,还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些信息。

尊重原始数据与表达个人见解的平衡 #

但这里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在撰写术语卡时灵活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又不失去原始内容的精准性和深度?这就像是在绘画时决定使用多少颜色的问题:太多可能会让画面显得杂乱无章,太少又可能无法充分表达画面的丰富性。

以执行意图的定义为例,我们看到虽然「我打算达到X!」被简化成了「我要减肥十斤」,但这里的「减肥十斤」目标是符合论文原文中定义的「一个具体的终点、期望或者结果」要求的。假设简化的是「我要减肥」,那么就不符合「具体」的要求了(似乎生活中很多人会这么说……)。

另外,虽然「当情境X出现时,我将执行响应Y!」被简化为「如果……那么……」的句式,但这里依然满足「将情境X和行为Y关联在一起」的标准。这种方法巧妙地在保持原文精神的同时,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让概念更加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它既展示了对原始数据的尊重,又加入了个人的理解和解释,使得复杂的理论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

那么,我们如何确定简化的边界呢?关键在于两点:

  1. 保持核心观点不变:简化应该建立在尊重原始含义的基础之上进行,而不是为了简化而简化。就像阳老师通过选择具体的例子来解释「目标意图」和「执行意图」,而没有改变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定义。

  2. 引用关键原文:在关键的概念和定义上,直接引用原文或保持原文的话语结构,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添加个人的解释或例子来增加易读性和相关性。

了解术语背后的提出者 #

在执行意图的定义描述中我们还发现,阳老师特别强调了最早提出执行意图这个属于的提出者(彼得·戈尔维策),以及他的典型身份(认知心理学家),这一步是不是多余了呢?其实不然。

在我们探讨如何精确地传达知识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了解背后的大脑,即那些提出这些概念的思想家们。这不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深入理解和评估知识价值的方法。

为何了解提出者背景如此重要?

想象一下,你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两本关于目标设定的书。一本是由著名心理学家撰写,另一本则是匿名出版。你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位心理学家的书,因为作者的背景和成就为这本书增添了额外的信任度和权威性。

同样,在撰写术语卡时,深入了解提出这一术语的学者及其背景,就像是在为我们的学习之旅选择最可靠的向导。以执行意图的提出者彼得·戈尔维策为例,如果我们了解到他是纽约大学心理学系的德国心理学教授、研究重点的是目标和计划如何影响认知、情感和行为;他的妻子是提出心理对比理论的加布里埃尔·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他的论文《Implentation Intentions,Strong Effects of Simple Plans》是他发表的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排名第一的的高引论文,并且他的H指数为100时,不仅能让我们对执行意图这一概念有更深的信任感,还能帮助我们评估这一概念对我们个人学习和成长的潜在价值。

一个专注于研究目标达成的心理学教授发表的被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里面的核心概念「执行意图」,是否值得我们为之撰写一张术语卡呢?答案不言而喻。

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我们的集体知识库一直在持续地快速扩大,知识数量翻倍的速度不是以年计量而是以月甚至以天为单位计量。在这种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对术语卡背后提出者的分析过程,其实是不断增强我们对知识的审美和择优能力。

撰写定义的三个要点 #

到这里我们开始明白,在探索术语卡的精髓时,「定义」环节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它要求我们准确捕捉并传达术语的核心属性。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绘制一幅地图,指引我们理解一个新的概念领域:

  1. 明确术语的基本属性:首先,我们需要描绘出这个概念的轮廓,就像是确定地图的边界。这包括了解术语的功能属性(它的作用是什么)、目标属性(它旨在解决什么问题)、应用场景属性(它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以及影响属性(使用它会带来哪些改变或结果)等等。这些属性就像是地图上的关键地标,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术语的意义。
  2. 关键字词的选择与解释:接下来,我们要在地图上标注出这些地标的具体位置,即找到定义术语时的关键字词,并在保持这些关键字词或话语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添加个人解释或例子来增加易读性。这就像是为地图上的每一个地标提供详细的说明,确保每位旅行者都能准确找到它们。
  3. 提出者及其背景: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术语的提出者及其背景。这相当于了解地图的来源和可靠性,包括提出者的身份、他们的研究领域和对该领域的贡献。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对术语卡内容的信任,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背景知识,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这个概念。

② 如何理解术语卡的解释? #

image-20240222122607573

在继续探索执行意图时,我们遇到了这样的解释:

执行意图通过在大脑中提前规划执行计划的时间、地点,从而更易引发行动。

我们发现,这段话实际上是对执行意图定义部分「如果……那么……」逻辑的一个生动展现:

如果X,那么Y。

那么,这里的「X」和「Y」到底是什么呢?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是怎样的?它们的关联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这些就是执行意图术语卡「解释」部分需要说明的内容了,我们尝试理解一下:

规划先行:设定一个「如果X,那么Y」的执行意图,就像是运动员在比赛前制定的详细比赛策略。他们不仅要在心中反复预演比赛的每一个环节,还要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准备应对策略,确保在比赛中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规划内容:我们规划了「时间」或「地点」以及与时间和地点关联的「行动」。它就像是给我们的目标安排了一个明亮的起跑场地和发令枪,并将发令枪响和起跑动作关联起来。

实施成效:这种事先的精心规划和准备,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像条件反射一样自动执行这些预设的行动计划。就像是在起跑线上,一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就能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冲出起跑线,无需任何犹豫。这种预设的行动计划,大大提高了行动的启动速度和效率。

那么这个解释是如何撰写出来的呢?

通过追溯戈尔维策的原始论文,我们看到了术语卡解释的源头:

规划前提:原文「将预期的机会与目标导向的响应连接起来」,这就像是在说,我们的行动需要一个启动码,而执行意图就是这个秘密的启动码,而这正好对应了解释部分的「再大脑中提前规划」这个描述。

规划内容:原文「执行意图从属于目标意图,并指定实现目标的响应的何时、何地和如何」,这正是我们在解释中提到的「时间、地点、行动」的三重奏。

实施成效:原文「一旦遇到关键情境,预定的目标导向行为就会自动化」,这告诉我们,一旦我们的计划遇到了预设的情境,就像是自动按下了播放键,一切就自然发生了。很明显这强调了行动激活的容易程度,与解释部分的「更易引发行动」契合。

image-20240220202359182

这样理解下来,我们对执行意图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简单且清晰的理解:

如果到了特定时间和地点(X),那么我就在特定时间地点采取特定的行动(Y)。

我们发现,这个解释不仅展示了执行意图的核心 —— 通过具体规划来激活行动,也体现了将复杂理论化繁为简的重要性 —— 通过将抽象的「X」和「Y」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时间」、「地点」和「行动」,使我们对执行意图这个概念更容易理解,也让它更容易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价值。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启发:在撰写术语卡的「解释」部分时,要建立一个清晰、易懂的术语理解。

解释术语的三步法 #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遵循三个关键步骤:

  1. 紧扣定义:解释的起点是术语的定义。我们的解释应该直接关联到定义上,确保读者能够看到从定义到解释的自然过渡。这要求我们在撰写解释之前,对术语的定义有一个准确且全面的理解。
  2. 深度阅读:为了确保我们的解释与原文的意图保持一致,深度阅读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深入分析原文,我们可以理解术语背后的逻辑结构,从而在解释时能够准确地传达作者的原意。这一步骤帮助我们挖掘出术语的核心观点和关键要素,为下一步的简化概念打下基础。
  3. 化繁为简: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将复杂的概念简化,使之易于理解。这不仅涉及到对术语的核心观点进行提炼和概括,也包括使用生活中的例子或比喻来说明。化繁为简是将深度阅读的成果转化为易于消化的信息,使读者即使没有深厚的背景知识也能理解和应用这一术语。

通过这三个步骤,我们不仅能够确保解释的准确性和深度,也能使术语的解释更加生动和易懂。从紧扣定义出发,通过深度阅读挖掘深层含义,最后通过化繁为简使复杂概念变得清晰,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术语的深入理解,也是对知识传递能力的锻炼。

③ 如何理解术语卡的例子? #

image-20240222122621044

在我们探索执行意图术语卡的旅程中,已经从「定义」的理论框架出发,通过「解释」部分的深入挖掘,现在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例子」部分,这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展示台。

你可以将「我要多运动」改写为「如果到了每天傍晚5点,那么我就去操场跑步」。前者是目标意图,后者是执行意图。

可以看到,这个例子将前面的「定义」与「解释」关联在一起,它展示了如何将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那么,应该如何挑选和构建这样的例子呢?

  1. 从亲身经历出发:最有力的例子往往来源于我们自己的经验。它们不仅真实可信,还能触动我们的情感,使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就像你第一次按照执行意图成功地激活了行动,那份成就感远比空想更加强烈。
  2. 观察身边的故事:如果暂时没有直接的亲身经历,那么观察身边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这些故事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灵感,帮助我们理解执行意图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3. 引用广泛的案例:当亲身经历和身边故事都不足以覆盖时,寻找广泛的、公开的案例也是一种方法。这些案例虽然与我们的直接经验关联不深,但同样能提供宝贵的见解。

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例子选择,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术语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促进自身通过实践来检验术语的真实有效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撰写「例子」相当于为自己注入了一剂从理论到行动的催化剂,让我开始行动、行动、行动!

3 #

image-20240222132415492

随着我们一步步深入术语卡的创作旅程,我们实际上是在进行一次精心的知识工程,从铺设坚实的基础(定义),到搭建支撑的框架(解释),再到最后的实用性检验和细节完善(例子),每一步都紧密相连:

定义:这是我们知识建筑的地基,通过明确术语的基本属性,我们确立了建筑的位置和目的。就像是确定建筑的基座,保证我们的知识建筑稳固地立于正确的地点,为设定的目标服务。

解释:地基稳固后,我们开始搭建知识的支撑框架,通过深度阅读和化繁为简,我们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清晰、易于理解的结构。这一过程就像在坚实的基础上搭建房屋的骨架,不仅支撑整个建筑,也为后续的填充和装饰提供了可能,确保理论的框架既全面又具有指导性。

例子:框架搭建完成后,我们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进行实用性检验和细节完善,这一步骤就像是对建筑进行装修和实际居住测试,不仅让整个结构变得更加吸引人和完整,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我们前来参观甚至购买的行为。通过这样的行动促进,我们的对术语卡的理解就不再只是理论上的结构,还创造了一个激发行动与探索的空间,真正实现了从知到行的跨越。

现在,是时候拿起你的工具,开始你的术语卡建筑之旅了。不论是阅读一本书、听一场演讲,还是学习一个新领域,试着用术语卡这一工具来构建你的知识建筑。让每一张术语卡成为你智慧城堡中的一砖一瓦,开启深度阅读和学习的新篇章!

Ref:

《聪明的阅读者》

Wiki-Peter Gollwitzer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