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如何撰写新知卡

1 #

理解新知卡的结构我们用下图就能简单理解:

image-20240120212755347

如上图所示,新知卡撰写分三步:第一步,说明旧知;第二步,引出新知;第三步,列出例子。

2 #

我们先看第一步。

什么是「旧知」?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你在阅读之前大脑中认可的的知识。比如:

在阅读层面:

  • 我们往往在阅读时对重要的句子划线。

在育儿层面:

  • 我们往往通过奖励的方式来触发希望孩子产生某些行为。

在睡眠层面:

  •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每天要睡足8小时。

……

以上这些想法,大概率就属于我们曾经或者当下所拥有的某些认知,因为我们认同它,所以我们就自动化了相关的行为。

所以理解「旧知」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我们对这个知识是认同的
  2. 因为我们认同它,所以我们自然按照这个知识去行动、行动、行动。
  3. 因为我们反复行动,所以就会认为这个知识是理所当然的正确。

image-20240120155457647

换句话说,这里的「旧知」,可以视为我们过去所认可并执行的「常识」。

在撰写卡片时,经常会使用类似的句式:

过去我常常认为……

过去我常常会……

人们常常……

针对前面提出的一个案例,我在「新知」模块,就可以这样写:

#新知卡

标题:阅读的标记行为

新知:

我过去往往觉得读书时通过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涂色、标记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类如这样:

image-20240120162010828

这种操作会非常简单且自动化。

可以看到,在这新知卡的「新知」模块, 首先用一句话概述了一个阅读常识,其次还附了一张图来作为示例以增加说服力。

3 #

而既然是常识,参考我们前面提供新知卡结构,在第二步就需要列出这个常识的反向认知,这就来到了新知卡的第二个重点模块 —— 「新知」。

「新知」的「新」体现体现在何处呢?

它一共体现在两点:

首先,它与「新」的字面含义相符,是通过阅读时刚刚了解到的全新知识。

其次,这个全新知识挑战或颠覆了我们大脑中已有的旧知,也即我们理所当然认为正确的常识。

那么,在具体撰写过程中,如何将这两点强化呢?

第一,我们需要写清楚这个反常识的源头,即这个反常识的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

第二,我们需要将这个反常识用自己的话说清楚。

依然以前面的阅读标记为例,在「新知」模块,我是这样写的:

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学习和遗忘实验室” 主任,罗伯特 · 比约克(Robert A. Bjork)提出了「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的学习理论,他指出相对比顺畅的学习过程,主动让学习过程更加困难,能帮助大脑形成更强的记忆。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到,在「旧知」模块,强调了阅读时的划线动作执行起来会「简单」,而在「新知」模块,引出了主动让学习更加「困难」的反向理解,这就整体上呈现了一个认知反差;除此之外,还特别明确了新知由罗伯特 · 比约克教授提出,这就强调了新知的源头。

4 #

而接下来,我们就来到新知卡的最后一个模块 —— 例子模块。这里的例子有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往往是鲜活、具象的。所以提供的例子就呈现这样的优先级:自己的亲身体验 > 自己的观察分析 > 第三方提供的案例。所以一般而言,我们往往采用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案例。但是这里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

我们一旦发现了反常识的新知后,有可能过往经历过类似案例,也有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尚未回想起来。如果是前者,自然可以列出自己的案例;而如果是后者,举一个例子就会变得比较困难,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即对第一个环节的「旧知」以新知的维度进行重新理解。

依然以前面提到的阅读笔记新知卡为例,在第三个环节时,假设我并未体验过「阅读时不划线带来的正面效应」(可能我从未经历过),这时候我就可以以「必要难度」这个新知对我之前的行为进行分析:

而回想我过去阅读时用笔划线或者作各种颜色标注的行为,看似是对阅读内容的重视,其实这种流畅动作会对大脑形成知识正在被学习的错觉,让大脑觉得这些内容即便记不住也没关系,因为划线了后面可以再复习,导致大脑更少对划线内容进行更深入思考。

不仅如此,在对已经标记的阅读材料进行未来的复习时,这种标记可能进一步加剧了复习的流畅性,即重复阅读时带来的易读感,进而产生对标记内容已经了解而不会对其进行深度加工的错觉。

到这里,这张新知卡的三个模块基本已经撰写完毕,完整版如下:

image-20240120221018108

到这里我们发现, 如果要把新知卡写好,有三个注意事项:

  1. 理解新知卡的结构(旧知 - 新知 - 例子)
  2. 找到新知的源头(人、概念或原理)
  3. 对新知的佐证或者对旧知的重新理解。

当然,如果要对新知卡的内容进行更详细的解析,我们可以引入其他的卡,比如对于什么是「必要难度」,我们可以尝试写一张术语卡;对于如何更好理解阅读划线的影响,我们可以写一张图示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