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行动卡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容模块主要由「原理」和「行动」两个元素组成。
那么,如何更好的理解这两个元素呢?我们用两个标准来认识:
- 标准1:依据原理执行行动
- 标准2:行动权重大于原理
用一张图来描述就是这样:
我们用书中例举的行动卡案例来理解这两个原则:
标题:读《找工作》
原理:今天读了格兰诺维特《找工作》一书,了解其中的弱联系原理,很有收获。
行动:打开微信通讯录,尝试将其按照联系频率分成强联系、 弱联系、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组。
参考:马克・格兰诺维特.(2008 ).找工作(张文宏等,译). 格致出版社.
唯一编码:201501011506
如上可知:
原理部分就是《找工作》一书中的「弱联系原理」,行动部分就是作者「对微信通讯录的分组操作」这一行为。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上面这张行动卡,会发现一个典型特征是作者展开行动依据的弱关系原理并没有详细展开,这是为什么呢?
按常理,我们执行一个具体的行动,一定要将这个行动的原理阐述地清晰明了。但其实不然。我们要明白,无论是撰写行动卡还是其他任意类别想的卡,一定要遵循卡片撰写的基本原则。前面我们在「一卡一事」原则中提及,一张卡片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有限,所以一张卡片只需要呈现一个重点就够了。就这张行动卡而言,如果作者将弱关系原理和他依此展开的具体行动都在行动卡上详细展开,那么就违背了「一卡一事」原则,相当于大幅增加了一张卡片本身的知识密度,这将导致大脑对这张卡片的认知难度增加,未来对这张卡的再次整理与拼接将变得不易,因为我们大脑极有可能会觉得这张卡片的内容过于复杂而陷入整理与拼接行为的瘫痪。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两权相利取其重,把「行动」部分的权重放大,这正好印证到前面提到的行动卡的标准二:行动的权重大于行动所依据的原理,这也是行动卡为什么叫「行动卡」的缘由所在 —— 通过撰写行动卡这种行为,创造自我行动的仪式感,提高行动执行的可能性。一句话概括:行动卡的核心是激活行动。
2 #
既然行动卡的核心是「行动」,那么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确保书写出来的行动卡能被执行到位。在撰写行动卡时,我们对行动的执行有两种可能:
- 第一种可能:写完行动卡后马上执行该行动
- 第二种可能:写完行动卡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执行该行动
前一种达成的难度较低,只需要将具体动作与行动内容写清楚就好。比如书中提到的行动卡案例里面,就采用了「打开」这个细化动词来强化行动的落地:
行动:
打开
微信通讯录,尝试将其按照联系频率分成
强联系、 弱联系、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组。
第二种情形中,因为书写与行动之间留下了情境间隙,这就为行动的执行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比如:
- 撰写行动卡后因为各种原因反而忘记了执行
- 撰写行动卡后执行时忘了行动步骤而倾向于不执行或者暂缓执行
如何规避这种窘境?
一个有效策略是用结合阳老师的情境论的「如果…就…」的执行意图。
换句话说,当我们在阅读时,如果意识到有一些可以用来运用在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行动,那么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设想自己在什么具体的情境下完成设想好的具体动作,以此更好的在未来激活这项行为。
那么,有哪些具体的情境呢?按照阳老师的情景论,可以分成五类情境:
我们通过“如果”对自己未来的行动进行假设,而后面的“时间”、“空间”、“人物”、“任务”、“情绪”这五类情境,就是对未来我们执行后面的“我就”这个动作的外在提醒。
- 时间:指在什么时候。它既可以指向具体明确的时间点(比如上午11:00),也可以是我们大脑不需要借助任何第三方时间工具而感知到的时间(比如中午吃饭时、下午到公司时等)。对于前者,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提醒工具来帮助我们感知到这个时间点的到来;对于后者,我们可以嫁接其他情境线索来提醒我们。
- 空间:指在什么地点。这里的地点可大可小,它是可以被大脑感知到的一个具体的空间。比如“回到家”中的“家”、路过XX商店的“商店”就是一个具体的地点。
- 人物:指具体的人。
- 任务:指我们执行的某项有明确目的行动。比如整理一份文件、去见一个客户、做一个分享等。
- 情绪:指我们自己因为遭遇某事而生发出来的能够被我们大脑感知到的喜怒哀乐的体验。
需要留意的是,这五类情境在现实中往往不是单独满足,比如当我们在行动卡中预设“到今天下午5点”这个时间情境的时候,往往还有一个相对应的空间情境(今天下午5点我会在什么地方?)或者人物情境(今天下午5点我会与谁在一起?)等等。
所以“如果…就…”可以解释为:
如果在未来满足了(时间 、空间、人物、任务、情绪)这五类情境中的一个或多个情境时,我就尝试做一个动作来开始我的行动。
3 #
试以艾尔菲 · 科恩的《奖励的恶果》一书为例,书中提到表扬他人的四条建议:
- 表扬时对事不对人
- 使表扬尽可能具体
- 避免虚假表扬
- 避免设置竞争的表扬
当我读到这里时,我想着可以依据这里的建议来实践一下。
假设此时此刻并没有表扬孩子的条件(比如他正在上学),那我这时候至少可以先写出两张卡,一张新知卡、一张行动卡。
又假设新知卡我们暂时还不会写,那我们将其换成最简单的基础卡,比如将上述四条建议抄写在基础卡上,同时写出一张打算在今天晚上表扬孩子的行动卡:
标题:读《奖励的恶果》
原理:今天读了艾尔菲 · 科恩的《奖励的恶果》一书,其中提到了表扬他人的四条建议,很有收获。
行动:今天回到家一看到儿子时,就一直看他并找出他某一个行为的具体优点,然后针对这个优点进行如实描述并称赞他。如果不记得表扬的完整建议,先完成表扬行为后再翻开「如何奖励」的基础卡,对比刚刚奖励孩子的话语,后面继续改进话术。
参考:艾尔菲 · 科恩,《奖励的恶果》
唯一编码:202401082337
上述这张行动卡的「行动」部分,可以视为「如果…就…」的分解:
「如果」部分
这部分我写的是「今天回到家一看到儿子」,这句话就内嵌了三个关键情境:
- 时间情境:今天
- 空间情境:家
- 人物情境:儿子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有必要写的这样细致吗?直接写一句「今天回家表扬儿子一下」不就好了吗?
其实不然。
前面我们着重强调过,大脑中拟定计划时,往往会高估自己达成该计划的可能性。所以,针对行动卡中要执行的行动,必须细化到具体的动作层级而不是单单写一个行动,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们将写出来的行动真正落地做到的可能性。
以上述行动卡为例,如果我们在撰写时特别强调了这三个情境,就相当于提前在我们的大脑中模拟了一旦时间(今天)、空间(家)、人物(儿子)三个情境同时满足时,就要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想象。这种想象的激活前提越细致,我们就越能在未来的情境中识别出他们的存在。在撰写中,我们往往要为自己设定的行动设置2种以上的情境提示信号,这样对于自己希望产生的行为会有更大的刺激导引作用。
「就」部分:
在这里,我写的是「一直看他并找出他某一个行为的具体优点,然后针对这个优点进行如实描述并称赞他。」
我们尝试对这个「就」分解一下:
- 第一步:一直看他
- 第二步:找到一个优点
- 第三步:对这个优点进行如实描述
- 第四步:称赞
看起来这里的步骤有四个,但其实我们只需要在行动卡中强调第一步,因为等我们真正执行完第一步,后面的步骤会被大脑自动「回忆」起来进而执行。
那么,如何在行动卡的撰写中强调「第一步」的行动呢?
答案就是使用具体的动作词汇而不是行动词汇。比如这里我在第一步中使用的是「看」这个大脑非常熟悉的动作词汇,而不是「观察」、「分析」等相对抽象的词汇。
这种动作词汇有一个典型特征在于,它能在1~3秒内就完成掉。对于一个3秒内就能完成的动作,我们通过行动卡进行预设时,大脑就不会认为这个行动复杂或者难以理解抑或难以做到而产生畏难心理,这就相当于增加了它未来可以被达成的概率。又因为我们前面为这个动作设置了多种情境的交互提示,所以我们就能在未来更容易做到它。
所以,行动卡里的「行动」部分,我们可以按照如下图示来撰写: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细节,我们看行动卡中还有这么一句:
如果不记得表扬的完整建议,先完成表扬行为后再翻开「如何奖励」的基础卡,对比刚刚奖励孩子的话语,后面继续改进话术。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在最前面提到“行动的权重大于原理”,换句话说,行动卡的关键在于真正激活我们的行动,至于行动依据的原理,它的重要性排在行动之后。如果我们在行动卡中的情境满足了,这时候我们如果因为忘记了行动原理或者行动步骤而直接选择放弃执行,那就相当于丧失了一次行动的机会。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形,我特别在行动卡中预设了一种替代“放弃执行”的方案,也就是“先表扬再说、后续再迭代表扬”的行动。
这种做法可以视为“如果….就…“的备选方案。
前面我们强调了情境对行动的巨大影响,而我们的大脑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执行能力,低估情境对行动的影响。所以这里特别增加了一个备选方案,相当于对第一套方案执行不到底设置了一个缓冲,防止这个行动跌落到“不执行”这个最差的地步。如果你在撰写行动卡时对自己未来是否真的执行这个行动不是100%确定,那么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增加一个优于不执行的备选方案。
4 #
如何撰写行动卡?你可以行动卡的组成部分简化为两个模块:原理、行动
如何理解行动卡?你可以认为行动卡的核心是最大程度将知识转化为我们的行动。
如何执行行动卡?你可以用“数量>质量”的基本法原则写、写、写,用“做了再说”的原则将行动卡中的行动做、做、做。